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栏目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52,329
2025年03期
专家论坛

体外循环相关医学转化:机遇,难点与突破

熊际月;杜磊;

<正>体外循环以其强大的生命支持作用推动着现代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仅我国,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高达20万例/年[1]。然而由于体外循环对血液生理和循环生理的巨大干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尽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这些并发症大幅下降,但心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肺损伤等仍高达3.7%~25%[2-4],输血率近50%[5-7]。这成为制约体外循环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也为体外循环相关转化提供了机遇。

2025 年 03 期 v.23 ;
[下载次数: 4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共识解读

微创体外循环技术对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改善体外循环相关全身炎症反应专家共识》解读

杨静;张洁;陈涛;段维勋;张溧昀;金振晓;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产生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炎性介质与抗炎介质的失衡,引起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对患者的临床结局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改善体外循环相关全身炎症反应专家共识》,结合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对微创体外循环技术在体外循环相关全身炎症反应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合探讨,为实践提供参考。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微创体外循环技术的持续改进,以达到进一步缓解炎症反应,减少输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5 年 03 期 v.2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3ZD0504400); 卫生健康发展促进项目(QS-XFGCTX-0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02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2241204); 陕西省一般项目(2021XC032); 西京医院科研项目(XJZT23XG28);西京医院交叉项目(XJZT24JC37);西京医院助推项目(XJZT24JC38);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22ZDLSF02-01)
[下载次数: 3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著

比伐卢定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抗凝病例系列和文献回顾

卞璐瑜;闫姝洁;于坤;管玉龙;滕媛;刘刚;冯春蕾;王靖;吉冰洋;

目的 评估比伐卢定在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作为抗凝剂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5例在CPB期间使用比伐卢定抗凝的心脏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现有策略的安全性和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结果 4例患者因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CPB期间采用比伐卢定抗凝,1例患者因肝素过敏术中应用比伐卢定。CPB期间的活化凝血时间(ACT)维持在403~560 s,术后2.5~19 h ACT值回落至200 s以下,手术关胸时间1.5~7 h,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290~840 ml。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栓事件。结论 比伐卢定用于CPB心脏手术的抗凝策略安全可行,尽管存在一定出血风险,但患者结局良好,提示比伐卢定可作为现阶段肝素的替代抗凝方案。

2025 年 03 期 v.23 ;
[下载次数: 1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冠心病围术期应用体外膜氧合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海霞;张琪;鲁永花;杜中涛;高磊;侯晓彤;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注册数据库中冠心病围手术期应用ECMO辅助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ECMO辅助前后及并发症相关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14例患者,男165例,女49例,中位年龄64(58,69)岁,87例(41%)存活出院,ECMO中位辅助时间89(26,142)h。其中有175例(82%)住院期间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9例(18%)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127例)患者ECMO辅助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进行体外心肺复苏(ECPR)的比例更高[37%(47/127)vs. 24%(21/87),P=0.047]。ECMO辅助前、辅助24 h死亡组的乳酸均高于生存组[12(7,17)mmol/L vs. 8(4,14)mmol/L,P <0.001;8(6,12)mmol/L vs. 3(2,4)mmol/L,P <0.001]。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有168例(76%),其中生存组与死亡组IABP的使用比例无统计学差异[104(82%)vs. 64(74%),P=0.145],但生存组患者IABP辅助时间较死亡组更长,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49(9,130)h vs. 184(88,273)h,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示ECMO运行24 h乳酸水平是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391,95%CI:1.219~1.587,P <0.01)。结论 死亡组ECPR比例较高,早期乳酸水平升高与不良预后相关,ECMO运行24 h乳酸水平是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IABP联合ECMO辅助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2025 年 03 期 v.23 ;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3050916)
[下载次数: 6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产时新生儿心脏手术心肺转流管理经验

缪娜;张晓娟;赵雪婷;王佳露;汪晓南;王强;赵举;

目的 总结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HD)产时手术的心肺转流(CPB)管理方法和经验。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间,本院小儿心脏中心所有危重CHD产时手术新生儿共10例,回顾性分析该组新生儿临床资料、CPB管理数据、手术前后心脏相关实验室检查和术后临床结果。结果 全组新生儿CPB时间(167.40±75.1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7.80±57.18)min,均顺利停机,无延迟关胸。CPB期间平均肝素用量(5.50±1.37)mg/kg;库血预充量(0.8~1)U;改良超滤时间(9.1±1.29)min;总滤液量(469±96.15)ml;鱼精蛋白用量(9.54±1.48)mg/kg。其中1例术后45 d因三尖瓣中重度返流,二次行三尖瓣成形术。1例术后因室间隔肥厚梗阻导致术后低心排死亡;9例术后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产时新生儿心脏手术可以在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为复杂危重CHD患儿提供新的安全的更早的手术治疗机会。CPB管理涉及耗材选择、库血预充、抗凝优化、流量和血压等的精确控制,CPB期间全面氧供氧耗监测至关重要。

2025 年 03 期 v.23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重大科技创新研发专项基金(KCZD202202)
[下载次数: 2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最新动态

友情链接

期刊信息

期刊中文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期刊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中文
主管: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
主编:侯晓彤  联系人:李佳春 
ISSN号:1672-1403  
CN号:11-4941/R  
邮发代号:82-433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